机械制造工艺学笔记

这玩意很重要,尤其是工步那块,一些移动机器人的操作和算法需要这一块的知识。

加工表面几何形状误差包括哪些

  • 表面粗糙度:加工表面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差

    主要由机械加工中切削刀具的运动轨迹,以及一些物理因素引起

  • 波纹度:介于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差(表面粗糙度),以及宏观几何形状误差(形位误差)之间的几何形状误差

    主要由切削刀具的低频振动和位移造成的

  • 纹理方向:表面刀纹方向

    取决于采用的机械加工方法

  • 伤痕:加工表面个别位置出现的缺陷、气眼、裂纹等

来源:3D版课本P347

零件加工精度包括哪些

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形状精度,分别由尺寸公差、位置公差、形状公差决定

工艺系统热源的来源及其影响

  • 切削热:最主要的热源,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
  • 摩擦热:机床和液压系统中运动部件引起的,引起局部温升和变形,破坏了原有系统的几何精度,对加工精度有严重影响
  • 外部热源:昼夜温差会影响工艺系统的热变形不同,从而影响加工精度;一些照明灯光等局部热源会引起机床各部分有不同的温升和变形

来源:3D版课本P326

装配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节拍分类

通常有两种基本组成形式:固定式装配、移动式装配

  • 固定式装配:产品固定,所需零部件向产品集中

    • 集中式装配
    • 分散式装配
    • 巡回式装配
  • 移动式装配:流水线作业

装配节拍:生产的时间定额(完成每一个工序所需时间)

  • 强制节拍:对于固定装配:装配工人在每一个工作地所规定的装配时间定额;对于移动装配,装配工人各自在指定的时间完成各自的工作量
  • 自由节拍

金属切削过程如何抑制强迫振动

  • 抑制激增力的峰值
  • 隔离振源
  • 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和阻尼
  • 减震装置

粗,精基准的选择原则

粗基准

  • 选择重要面为粗基准
  • 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
  • 选择加工余量较小的为粗基准
  • 选择较为光洁平整、无分型面,冒口、面积较大的表面为粗基准
  • 粗基准在同一自由度方向只能使用一次

精基准

  • 基准重合原则:被加工面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(精基准)重合
  • 基准同一原则:尽量选择大家都能用的基准
  • 自为基准原则:对加工精度要求高、余量小且均匀的表面,常用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
  • 互为基准原则:对于两个面位置精度要求很高,同时自身尺寸形状精度要求高的表面,常采用“互为基准,反复加工”的方法
  • 所选基准保证工件夹装牢固可靠,操作方便

工件单件工序时间

单件工序时间 $t_{单件}$:在一定生产条件下,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

  • $t_{基本}$:基本时间;$t_{辅助}$:辅助时间;$t_{布置}$:布置工作地时间;$t_{休息}$:休息和生理所需时间

单件核算时间 $t_{单核}$:

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

  • 加工工艺规程:各工序加工内容&要求、所用机床&工艺设备、工件的检验方法、切削用量&工时定额
  • 装配工艺规程:产品及部件的装配顺序、采用的装配方法、装配的技术要求、装配所需的工具及设备、装配时间定额

粗糙度,表面硬度,残余应力与耐磨性,抗疲劳性,配合性,接触刚度对性能的影响

耐磨性 抗疲劳性 接触刚度 配合性
粗糙度 过大或过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均会引起工作时的严重磨损 表面粗糙度越高,抗疲劳性越差 粗糙度越高,接触刚度越差 高的表面粗糙度值严重影响配合质量
表面硬度 适当提高表面硬度一般都能使耐磨性有所提高 适度提高表面硬度能提高抗疲劳性,过高的硬度反而降低抗疲劳性 适当提高表面硬度可提高接触刚度 -
残余应力 适度的残留压应力一般使结构紧密,有助于提高耐磨性 适度的残留压应力可提高抗疲劳性,残留拉应力使疲劳性降低 - -

为什么要进行光整加工?常用光整加工的方法有哪些?各有什么特点?

光整加工是精加工后,从工件表面上不切除或切除极薄金属层,用以提高加工表面尺寸和形状精度、降低表面粗糙值得加工方法。

常用的光整加工方法主要有研磨、珩磨、超精加工和抛光等。

名称 特点
研磨 设备比较简单,成本低,加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,研磨外圆可获得很高的公差等级、极小的表面粗糙度和较高的形状精度。但不能提高位置精度,生产率较低。
珩磨 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,但它不能提高孔的形状精度。不适于加工软而韧的非铁金属工件上的孔,也不能加工带键槽的孔和内花键等断续表面。
超精加工 设备简单,自动化程度高,操作简便,生产率高。可以减小工件的表面粗糙值,但不能提高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,工件精度需要前一工序来保证。
抛光 只能减小表面粗糙值,不能提高尺寸和几何精度,也不能保持抛光前的加工精度。

影响机床回转主轴运动的主要因素

  • 主轴误差
  • 轴承误差
  • 与轴承配合的零件误差
  • 主轴转速
  • 主轴系统的径向不等刚度和热变形

什么是误差复映?减少误差复映有哪些工艺措施?

误差复映:加工前的误差以类似的规律反映为加工后的误差

减少措施:

  • 直接减少原始误差
  • 转移原始误差
  • 均分原始误差
  • 均化原始误差
  • 采用就地加工法
  • 控制误差因素

机械设备装配工艺应该考虑哪些内容

  • 机器的总体结构应该能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装配单元
  • 机器结构应具有正确的装配基准面
  • 尽量减少装配过程中的修配劳动量
  • 机器结构应该装配和拆卸方便

焊接工艺顺序

  1. 钢材预处理,喷丸除锈
  2. 板材下料
  3. 定位(划线,工装加固)
  4. 施焊
  5. 焊后热处理
  6. 焊接质量检验

Learning By Sharing,2018©Fu_Qingchen,Markdown,$\LaTeX$


机械制造工艺学笔记
https://fu-qingchen.github.io/2018/12/12/WHUT/JiXieZhiZaoGongYiXue/
作者
FU Qingchen
发布于
2018年12月12日
许可协议